
一路向西2之泰西
儿科大夫紧缺toukuizipai,这个“病症”咋治
●保守估算全省缺儿科大夫数千名●激动分级诊疗、医师转岗儿科、迷惑儿童病院等是有用处理儿童看病难的举措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大病院东谈主满为患,家长抱着患儿“列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大家看病忙得没空上茅厕……这是当下儿童看病难的一个镜头。5月11日,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成立,儿科医学“大咖”云集一堂,共商如何把“赤子科”作念成“大著作”,不因“儿科大夫荒”导致家长“慌”,以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儿童看病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有什么搪塞之策?六一国外儿童节前夜,记者侦查拜访了长沙多家病院及有关职能部门。
眼见
一路向西2大病院东谈主满为患,挂个儿科大家号等了3天
前日上昼,记者在省儿童病院看到,不管是门诊、急诊,依然病房、走廊,到处东谈主满为患。该院宣传科主任李奇先容,病院未必一天接诊9000余东谈主,卓绝70%的患者来自长沙除外地区,每个大夫每天接诊120个至150个患儿,病院一年四季莫得看病淡季。
“我抱着孩子从怀化来长沙看病,早上5时就列队挂号,到下昼5时还没轮到。”心焦万分的患儿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
来自湘西自治州的患儿家长林先生说:“孩子属早产儿,肝出现问题,探听到省儿童病院有儿科肝病大家,等了3天才挂上号,大夫说要入院,但床位还要恭候。”
孩子不温存只会哭闹,家长错愕,而大夫并莫得闲着。“忙的时候,一个上昼水王人不敢喝一口,怕上茅厕阻误孩子看病。”省儿童病院儿童保健所长处、主任医师钟燕对记者说。
儿童看病竟有这样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分析
1 二孩率高潮,全省儿科大夫缺口为数千名
省卫计委统计,2017年1月至8月,全省诞生了89.4万东谈主,其中二孩诞生47.6万东谈主,比2016年同期加多7万东谈主,二孩率高潮了10.3个百分点,达53.2%。
《2016年中国卫生和筹算生养统计年鉴》露出,2016年世界14岁以下的儿童有2.3亿名,儿科大夫12.7万名,平均每千名儿童只好0.55名儿科大夫。大家估算,我国儿科大夫缺口为20多万名。二孩时间,世界儿科大夫缺口将达30万名。
目下,湖南共有儿科专科执业医师10733名(不含中医类别),全省的患儿门急诊粉碎1400万东谈主次/年,估算全省儿科大夫缺口为数千名。
“自1999年起,儿科学本科专科罢手招生,亦然形成儿科大夫短缺的根源。”南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唐志晗示意。
2 儿科入院床位少,温存不了患儿需求
以湖南省东谈主民病院为例,该院儿童医学中心有9个科室、60多名大夫、200多名照应、入院床位400张。“儿童呼吸科有48张床位,每天出院的患儿是6东谈主至8东谈主。遇到床位弥留时,病东谈主要排三四天队才能比及。”省东谈主民病院儿童呼吸介入科主任黄寒先容,遇上呼吸病高发期,床位更弥留,仅儿童呼吸科每月入院者就有240东谈主次摆布。
中南大学湘雅病院有儿科大夫56名、儿科照应139名,床位仅180张(包括急诊留不雅床13张),儿科一天最高接诊950东谈主(门诊600东谈主,急诊350东谈主),远远温存不了儿童入院需求。
3 儿科大夫忙,科室无法增派东谈主手
记者看到,在省东谈主民病院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科,3名照应每天要为400多名患儿穿刺,平均不到4分钟要完成配药到穿刺的全经由。驾驭护师宋林说:“最怕一针难见血!”孩子哭、家长怪罪,照应压力大!
该院宣传科主任周瑾容给记者讲了个故事:2016年农历正月初六,是儿科大夫刘淑萍举行婚典的日子。2016年农历正月初五,上完白班后,刘大夫赶到衡阳;第二天举行婚典后,下昼2时30分刘大夫又急遽中坐车回长沙,因为正月初七要上班。一个新娘,在家不到24个小时,酒筵全由家东谈主谋划,亲一又笑称刘淑萍是“来喝喜酒的新娘”。刘淑萍说:“儿科大夫少,科室无法增派东谈主手,我的导师逢年过节王人在查病房、抢救病东谈主,我不可因娶妻而拖后腿。”
“孩子的病起得急,家长更急,并条件疗养立竿见影。因此,大夫要花许多时辰跟家长解释……”长沙市第三病院儿科主任医师宋芳说。
聚焦 医护风险高待遇偏低,成儿科难留大夫的原因
“儿科素称‘哑科’,且来势猛、变化快、死字率高,导致儿科大夫面临的风险高、强度大、压力大,未必五六个家长抱着一个孩子来看病,大夫需要更缜密的病情不雅察、更全面的病史追问、更缜密的临床想维,花更多的时辰解释病情以获取家长支援、合营。”省东谈主民病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钟礼立示意。
该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照应长杨娟说:“这里的患儿,年岁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是更生儿,王人病情危重。照应常要给宝宝洗沐、梳头、作念推拿,别看事小,照应却要有丰富的造就和高妙的看管水平。”
“许多家长莫得带养孩子的造就,就去‘问诊度娘’,然后质疑大夫。”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沈熙先容,她接诊的一个患儿高烧40℃,家长不让吃药、注射,因为网上讲吃药、注射有反作用。
湘西自治州东谈主民病院更生儿科驾驭护师彭芬说,前不久病院收治了一个乐龄产妇,早产所生二孩体重仅750克,她从事看管责任30年来遭逢前所未有的挑战。
“每逢流感、昆仲口病高发期,忙乱而畏怯的大夫、照应,民俗性先看家长的‘面相’,原因是怕‘医闹’!”湘乡市东谈主民病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深根告诉记者。
从医一年的省儿童病院入院医师贺啸天说,目下他在儿科的收入是4000元/月,而同级别的大夫如消化内科大夫,每月的收入是6000元至7000元,儿科大夫收入偏低,晋职也猴年马月。
儿科大夫的责任强度大、行状风险高、待遇偏低等成分,成为儿科难留大夫的原因。
带领 开办“中医夜门诊”温存患儿需求
“缓解儿童看病难,中医具有独有上风,并且对儿童健康、滋长发育具有迫切作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从属病院院长陈新宇先容,该院儿科客岁接诊患儿24万东谈主次,最多的一天接诊1300多名患儿,但仍温存不了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客岁4月,病院首开夜门诊,安排大夫从晚6时接诊至晚8时30分,接诊大家包括王孟清、舒兰、刘克丽等名医,观念是温存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中医在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难治病等方面具有方便廉验的特色,特殊是在呼吸谈和消化谈规模。”我省儿科名医、世界东谈主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从属病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涤觉得,大夫应把更多易被孩子摄取、方便廉验的疗法推选给家长,如赤子推拿、摩腹和捏脊等手法疗养,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脐疗、中药雾化等特色疗法,糖浆、冲剂、膏方等中药剂型。
“二孩时间,中医儿科大夫要有西医敏锐的临床想维,孩子的功能性表情成分疾病增多,粗略因家长的焦躁情感形成,这时应要点‘治’家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从属病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谢静说,有个患儿入院7天,她与家长聊了3天。
谈到中医儿科上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从属病院74岁的欧正武证实觉得,东谈主才是要害。他说:“闻到小一又友的汗味很香,看到小一又友的鼻涕很好意思,望见小一又友哭脸的神色也很可人,这才是最佳的儿科大夫。”欧正武证实觉得,实战、疑难杂症、危重病东谈主王人能覆按大夫,在高难度上打一个奏凯,儿科大夫的信心就加多一分,家长的信任就会大大加多。
对策
激动分级诊疗,医师转岗儿科及迷惑儿童病院
如何缓解儿童看病难、让家长不“慌”?省卫计委驾驭珍贵东谈主、病院、学院管束者提议了搪塞之策。
在加强儿科大夫东谈主才培养方面,唐志晗示意,2017年南华大学医学院成为目下湖南唯独一所复原儿科学本科招生的高校,他们将继承严谨求实精神,为社会运输及格的儿科医学东谈主才。
省东谈主民病院院长、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祝益民觉得,缓解儿童看病难,需要全社会共同存眷。其中,计谋导向和政府资金干预方面的歪斜,不错撤废许多在岗儿科大夫的黄雀伺蝉。同期,应保证高校培养、在任培养儿科大夫的数目、质地,培育尊重儿科大夫的雅致社会氛围。
“2016年5月,省儿童病院牵头在郴州成立了湖南儿科医联体,观念在于激动三级病院优质资源下千里,普及下层医疗机构的儿科诊疗服务才气,带领群众自觉、自发到下层医疗机构就诊。”省儿童病院院长谭李红示意,群众嗅觉看病快了、近了、省钱了,就不会劳神难过跑大病院了。
省医改办专职副主任、省卫计委体制校正处处长王湘生示意,在激动分级诊疗的同期,要处理好大病院“舍得放”、下层医疗机构“接得住”、患者“自得去”、计谋“要配套”的问题。
“‘十三五’技艺,现实医师转岗儿科制,通过拆分或加挂儿童病院的递次,在全省每个市州各成立1所寥寂的二级及以上儿童病院,比如从郴州市第一东谈主民病院儿科拆分出郴州市儿童病院等,王人是有用处理儿童看病难的举措。”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高纪平觉得。
延长阅读
家长掌捏带养孩子学问
也可缓解儿童看病难
记者侦查发现,在医学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未必调养,不竭匡助,老是安危”老是体目下儿科大夫身上。
从医33年的钟燕说,一个9岁的农村女孩,乳房运行发育,却被家长觉得是“乳腺增生”,胸口上贴满活血化淤的膏药。她觉得,这不是通俗的调养问题,而是家长带养孩子学问的繁难。为此,她破耗40分钟向家长耐烦缜密地传授科普知识。
长沙市第一病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香云觉得,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一朝孩子发热,家长赶快喂各式退烧药。其实,盲目使用退烧药可能加多疗养难度。由此,她每天要对不同的家长说,关于闲居的呼吸谈感染,尽量少用抗生素、少输液,尽量不入院。
“孩子生病,若是是常见的小罅隙,家长若有基本的科普知识,便可自行在家处置,既可免去上病院的笨重,又能从简大病院的医疗资源。”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胡尔林示意。
“家长掌捏带养孩子学问,能减少大夫的作事强度,缓解儿童看病难。”浏阳市东谈主民病院儿科主治医师付莎说。
记者手记
儿童医学需要世东谈主联袂经心浇灌
“儿童从一个胚胎成长为一个生命体,滋长发育便成了儿科医学的要害词。”祝益民院长一语中的,儿童医学这棵树苗只消世东谈主联袂、经心浇灌,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多年来的“儿科大夫荒”toukuizipai,如何作念到不让家长“慌”,是全社会共同奋勉的课题。不管是高校复原儿科学本科招生的计谋,依然建立儿科医联体及儿科定约、儿科医师分会,鼎新儿童医疗服务价钱与医保计谋相配套,迷惑更多的儿童病院,医师转岗儿科,为儿科大夫提供更多晋职契机、提高待遇……这些为缓解儿童看病难使出的招数,从没罢手“滋长发育”。